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

  • A+
所属分类:哲学题库
(1)【◆题库问题◆】:[单选] 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
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
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
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

【◆参考答案◆】:C

(2)【◆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语法具有强大的递归性?

【◆参考答案◆】:
所谓"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同一结构里重复套用。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反复使用的规则。正因为语法具有递归桂,它才是一种简明的规则,只需重复使用有限的儿条规则就能管住大蓄的现象有了递归的语法规则人们在说话时才能举一反三,以简驭繁,以有限的规则手段造出一句一句无限多的话来。

(3)【◆题库问题◆】:[问答题] 举例说明文化对语言要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文化对语音的影响:文化对语音的影响最常见的是由于借词的原因使语音系统发生某些变化。例如,海南黎语各方言中,大多数原来没有带[i][u]介音的韵母。后来,由于吸收汉语词,分别增加了数目不等的[i][u]介音的韵母。
(2)文化对语义的影响:例如,英语"peasant"指"农民",含有明显的贬义,而汉语农民属中性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对对方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就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失误。
(3)文化对词汇的影响。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许多表示封建社会称谓的词语,例如"皇后""驸马""状元"等,已经很少出现在现代人的日常表达中。受日本文化的影响,汉语汉语词汇出现了"宅""XX族"这样的词语。
(4)文化对语法的影响:在联合结构的词或词组中,汉文化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文化特色导致了特定的词语组合方式。例如"男女""兄嫂""夫妇""男耕女织"等。表示处置关系的"把字句"大量出现和使用是受西方语言文化影响的结果。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奥斯汀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来的。奥斯汀认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讲出的话语实际上有两层含义:命题意义和施为意义。命题意义是指语句的字面意义,可以靠语言结构要素来控制。施为意义是指语句在听话的一方所产生的效果,例如得到一个劝告、命令、威胁等等。现代语言学认为,使用语言可以看成一种行为。行为的实现,用的是语言这一手段,所以叫作言语行为。奥斯汀最初将语句区分为陈述句和施为句。陈述句只管言语叙述,施为句才是完成行为的。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说出一个陈述句,也是在做出一个行为,如"今天是星期天"。所以后来的言语行为理论就不再区分陈述句和施为句,而是区分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语言的民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不同民族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是语言的民族性。比如,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中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而英语没有,但英语语音系统中有清音和浊音的对立,而汉语普通话没有;汉语中的"伯伯、叔叔、姑父、姨夫"等,英语只用uncle一个词表示;汉语在语法上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而德语、俄语等语言却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6)【◆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文字的发展。

【◆参考答案◆】:
文字的发展,从造字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音、表音兼表音(意音)三个阶段。从文字体系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1)文字造字方式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记事图画à表意字à纯表音字à意音字。
2)文字体系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记事图画à意音文字体系à纯表音文字体系(音节文字体系、音位文字体系)。

(7)【◆题库问题◆】:[问答题] 以实例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与母语和目标语都不同的个人独特的语言,或者说是没有学到家的目标语,它不断地在母语和目标语之间游移,处于一种动态性状态。对偏误的研究,近年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偏误的类型包括词、句子和语篇等方面偏误。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特别是错误产生具有系统性。偏误产生的机制在于母语在向目标迁移过程中所出现的系统性语言错误。例如日本学生造出的句子:星期四我们有汉语试验。出现偏误的原因是因为日语的“试验”兼有汉语“试验”和“考试”两个意思。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如何认识?

【◆参考答案◆】: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有形、音、义三个部分。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或者说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发生关系的,这是文字的关键。文字和语言既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字是记录符号的符号。 2)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不会存在。而文字对一个社会来讲,则不是不需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而照样存在。文字只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只是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语言没有文字,当然,没有文字的社会不会是发达的社会。 3)文字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文字和语言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但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语言的变化不能马上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因此常常发生文字与语言脱节,文字落后于语言发展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文字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的长处是它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文字可以改革、借用,而语言一般则不能。当文字脱离语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影响到交际功能时,文字就得改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创造新的文字。文字还可以借用。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借用其它民族的文字,如日本、越南、朝鲜等都曾借用过汉字,这些国家直到现在还部分使用汉字。而语言一般是不能借用的,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从整个民族来讲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5)文字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书面语,人们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工锤炼,使语言越来越精密细致,甚至有些词汇就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9)【◆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词语搭配的限制因素。

【◆参考答案◆】:
词语搭配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语言外的现实因素的制约:现实现象中不存在的关系,表达这些现象的词语也不能搭配使用;
(2)系统内部要素的制约:不同语言中词义组合的语义条件还要受到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
(3)语用因素的制约:
①社会使用习惯;
②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力重音和乐调重音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构成因素不同,前者主要是通过音强的加强来表示,后者通过音高变化来表示。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