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左侧图形的展开的展开图,请把它找出来。

  • A+
所属分类:IT认证
(1)【◆题库问题◆】:[单选] 右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左侧图形的展开的展开图,请把它找出来。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观察题干图形,可以发现黑色三角形方向与红色邻边不垂直。而在正四面体展开图中,在相同一侧的两条边是邻边(如选项A红色线段所示),在展开图两端相对的两条边是邻边(如选项C红色线段所示)。所以ABC中黑色三角的箭头方向均与邻边垂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2)【◆题库问题◆】:[单选] 暴雨暴露了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中的____,更____了市政规划建设中的硬伤。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隐患 显现
B.软肋 凸显
C.顽疾 揭示
D.漏洞 呈现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空,“软肋”与“硬伤”前后呼应,软和硬相对,更为准确。第二空,“揭示”与“呈现”首先排除,“凸显”与“显现”相比,前者更能表达“突出地显现”的语义,更符合题干的语境。

(3)【◆题库问题◆】:[单选]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更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了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的,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欣赏自然需要视觉、听觉的全方位体验
B.大自然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
C.自然风景超出了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D.取法自然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文段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得出“自然是活的,不仅提供美景还提供声音”这一结论。尾句再以艺术家无法捕捉自然的魂魄来强调自然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是活的。综合文段两句,均可得知,作者反复强调自然由画面和声音组合的这一特性,由此可知欣赏自然时便需要视觉、听觉的全方位体验,即A项表述。B.C.D三项的共性问题在于未提及文段中强调的重要主题词——声音。故正确答案为A。【出处】《随风吹笛》

(4)【◆题库问题◆】:[单选] 在一幅比例尺为1:200的地图上标注有一个长方形的鱼塘,该鱼塘的长与宽之比为3:2,在地图上量得的周长为30厘米。则该鱼塘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
A.216
B.432
C.864
D.900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已知周长为30厘米,则在地图上的鱼塘的长为,实际的长为9*200=1800cm,即鱼塘长为18m,宽为,实际面积18*12=216平方米。故正确答案为A。

(5)【◆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情形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甲、乙二人自由恋爱,因两人均年满20周岁,经双方父母同意,两人可以结婚
B.丙12岁,玩火酿成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但丙不承担失火罪的刑事责任
C.丁6岁,春节收到红包若干,其母认为丁尚年幼,红包里的钱应归监护人所有
D.19岁的大学生戊,认为父母有义务支付他的教育费及生活费至其独立工作为止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A项,中国法定结婚年龄为,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男方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因此两人不能结婚。错误。B项,《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丙未满14周岁,因此不追究刑事责任,正确。C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孩子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了他人的赠与,即表示其对赠与物享有所有权。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的行为,是一种赠与行为。孩子对压岁钱享有所有权,压岁钱是孩子的个人财产。父母对孩子的财产具有保管义务,但凡不是为了被监护人(即孩子)的利益而处分其财产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错误。D项,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按照《婚姻法》和司法解释,子女到了18岁以后就要有独立的生活能力,父母任何一方都可以不负担孩子的生活和上大学的费用。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6)【◆题库问题◆】:[单选] 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到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A.地震产生的原因
B.地震的次生灾害
C.地震的各种现象
D.地震造成的危害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文章提到了地震发生后的一系列现象,并对造成的一系列危害等进行论述。由此可知主要讨论的问题为C项即“地震的各种现象”。A.B和D表述都比较片面,是不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C。

(7)【◆题库问题◆】:[单选] 23,56,1130,5330,()
A.112430
B.111580
C.111590
D.121540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单选] "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经过36年的人类星际探索,沿途探索①木星②土星③土卫二④土卫六是否存在生命迹象,并发回资料。阅读表格,依据探测资料判断将来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天体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现代科学证明,液态水是天体中有生命存活的基础。因为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水才能以液态形式存在。因此,温度与水密切结合成一切生命现象的环境与资源基础。四个选项中只有C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9)【◆题库问题◆】:[单选] 第2段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意在说明()。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A.《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B.写作《离骚》时,屈原年轻气盛,常为是非而不平
C.屈原年轻时也曾常常为世道不公而鸣不平
D.屈原把壮年时期的牢骚与不平表达在于《离骚》中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章最后一段通过引用白居易是诗句来说明屈原在写作《离骚》过程中已经表现出年轻气盛,甘为是非鸣不平的性情。所以选择B选项。

(10)【◆题库问题◆】:[单选] 世博会有一句专属名言:“一切始于世博会。”人类近现代工业文明各个时代的重大创新发明、生活方式,都由世博会催生和起步,小到电灯、电视、热狗、冰激凌、拉链,大到度假村、俱乐部、主题公园,都从世博会开始走进无数人的家庭,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正因为“一切始于世博会”,能在世博会上得到一角展示空间已是难能可贵,世博会选择合作伙伴更是万里挑一,它象征着一个时代对一个品牌全方位的肯定。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说明世博会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B.介绍世博会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C.强调参加世博会对品牌宣传的重要意义
D.阐释“一切始于世博会”的来历和内涵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为主旨概括题。第一句为援引观点,非文段核心语义;第二句进一步阐明世博会对人的生活产生的影响;由第三句中的“正因为”可知,以上两句均为原因,从而引出结论,即世博会象征着一个时代对一个品牌全方位的肯定。原因不重要,结论是重点,对结论同义替换,对应选项,可知,本题答案为C项。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