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义词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 A+
所属分类:哲学题库
(1)【◆题库问题◆】:[问答题] 关于同义词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等义词是一种特殊的同义词。语言系统对等义词有两种调整办法,一是在语言的使用中使等义词发生分化,使之产生细微的意义差别,二是淘汰一个,保留一个。
2)需要把词义的"同义关系"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或"包含关系"区别开来。"上下位关系"由指称大类事物的词和指称大类事物中某一小类的词来反映。"包含关系"由指称整体的词和指称整体中的一部分的词来反映,上述成对的词都不是同义词。
3)词的多义关系和同义关系之间有纠缠。语言中多义词的各个意义差不多都可以和别的词的意义构成同义关系。
4)同义词意义的细微差别,往往会影响到词的搭配习惯。词义的附加色彩方面差异,也往往会影响到词的搭配习惯和运用范围。

(2)【◆题库问题◆】:[问答题] 话题转换有哪些方式。

【◆参考答案◆】:
1、件接转换:发话人提出话题,受话人迎合话题进入交际,持续几个回合后,抛开原话题而转换出新话题,从而使自己由受话人囿于原话题转换为发话人引出新话题。
2、直接转换:受话人在答语中对发话人提出的话题不是迎合,而是直接避开原话题,再提出新话题,从而使对方失去"制话"优势。直接转换与间接转换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回答话题的答语中以新话题直接取代原话题,是原话题不能展开,后者是在原话题展开几个回合之后再转换出新话题。
3、强制转换:当参加者在三人以上的场合时,间接受话人(即不是正在与发话人直接交谈的那个受话人)中的一个强行取得发话人身份,以强制转换话题介入直接交际。
4、自然转换:交际双方都有强烈的交谈意向,关系融洽,角色分配得当,使得话题得以在双方之间自然转换。
5、主动转换:发话人积极引发话题,以保证自己始终立于主动地位。
6、被动转换:发话人提出的话题使受话人无从合作或不愿合作,从而使发话人自己陷入尴尬、困窘、难堪的被动境地,于是转换话题以摆脱被动,重新争取主动,维持交际。
7、无意转换:发话人提出话题后,受话人不是正面迎合或否决,而是以哼哼哈哈之类的语言作答,以致发话人在无意中失落原话题而转换话题。被动转换中受话人对于原话题明确地表示出不愿意合作的态度,发话人是在心理进程突然停顿的状态下谨慎转换话题的,而无意转换中的受话人采取的是似是而非的"合作"态度,发话人是在自身强烈的发表意欲中无意转换话题的。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历史比较语言学

【◆参考答案◆】:利用几种语言反映在语音上的对应规律去追溯它们的亲属关系的语言学

(4)【◆题库问题◆】:[判断题] 语言中能够独立使用的符号是语素和词。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检修标准项目是什么?

【◆参考答案◆】: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检修标准项目是:①检修散热器;②检修散热器的阀门;③检修风扇电动机及其回路;④检修潜油泵及其回路。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直接成分分析法

【◆参考答案◆】: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就叫做"直接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必须依据两条原则:一是"成结构",二是"有意义"。

(7)【◆题库问题◆】:[问答题] 造字的方法是哪两种?

【◆参考答案◆】:
造字的方法不外表意和表音两种。造表意字的主要方法是象形;造表音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假借,二是创造专门的表音字,而这专门的表音字又分表音节和表音位两类。意音文字则是同时兼采表意、表音两种方法。

(8)【◆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语言翻译是对语言理论的直接应用?

【◆参考答案◆】:语言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原则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内容的行为。翻译时候需要进行技巧的运用,如词义的选择、引申、褒贬。近些年,语言学界引进西方的语义场、义素理论,词汇意义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翻译的三原则(信、达、雅)中“信”为首要原则。因此在翻译活动中,要关注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词义的基本义和引申义实际上就是一个词的内涵与外延,这些可以通过词义中的义项反映出来的。可见,语言翻译与语言理论关系密切,是对语言理论的直接运用。

(9)【◆题库问题◆】:[问答题] 什么是语言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参考答案◆】:语言结构的共性,又称语言结构的普遍性,是指所有语言或大多数语言共有的结构特征。为某一种语言独有的结构特征,就是语言结构个个性。世界上第一部普遍语法著作《普遍唯理语法》首先提出了一些语言共性思想。《普遍唯理语法》认为,一切语言都是表达思想的,虽有民族之别,但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任何语言的结构规律在本质上应是相同的,它们在表面形式上的不同只是同一体系的变体而已。

(10)【◆题库问题◆】:[单选] 认为“思维和语言同时发生,或者先有语言”的学者不包括()。
A.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
C.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D.D.德国哲学家赫德尔

【◆参考答案◆】:A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