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本论的必要等四法。

  •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问答题] 写出本论的必要等四法。

【◆参考答案◆】:1)所说内容:菩萨的所有学处;2)必要:依靠学习本论,通达菩萨的所有学处;3)关联:若要通达这部论典,必须依靠本论的文字、内容,还有自己的串习和闻思,这些相互之间都是有关联的;4)必要之必要(最究竟的目的):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完全通达其中密意,最终获得大乘的胜果。

(2)【◆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提起残忍之事会毛骨悚然,可是听到地狱的描述,一点感觉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若认为地狱的痛苦不存在,会有什么过失?请以教证、理证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这说明他对因果没有生起真实定解。对因果产生邪见,比造五无间罪还严重。1)教证:《极乐愿文大疏》中说:"听闻了上述这些善不善业因果法门,反而认为这是不真实的,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的说法、传说而已。对因果产生邪见,这是比造五无间罪还严重的恶业。"2)理证:因为五无间罪有忏悔的机会,而这种恶业断绝了善根,乃至在没有对因果生起诚信之前,进行忏悔也无有恢复的机会,将于许多阿僧祇劫中不能从恶趣中解脱。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除入

【◆参考答案◆】:八胜处的别名。八胜处的禅定,能除去烦恼,故日除,境观涉入,故日入。

(4)【◆题库问题◆】:[问答题] 概而言之,讲述闻法方式时,“所断之行为”分为哪几种?各自讲了什么内容?请依科判大致归纳。通过学习这些,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参考答案◆】:"所断之行为"分三:一、法器之三过;二、六垢;三、五不持。其中,"法器之三过"又分三:耳不注如覆器之过。主要内容:闻法时,自己的耳识不可散于他处,应专注于说法的声音而谛听。若未如此听闻,就如同在覆口的容器上倾注汁液一样,虽然身在听法的行列之中,却不会听闻到一句正法。意不持如漏器之过。主要内容:如果对于所听闻的法仅仅是表面了解或听闻而没有记在心中,则听闻多少正法也不会懂得调伏相续而修持,如同漏底的容器中无论注入多少汁液也无法留存一样。杂烦恼如毒器之过。主要内容:闻法时,如果自己以贪图名誉、地位等有过患之发心而听闻,或者掺杂贪嗔痴等五毒妄念而听闻,那么佛法不但对自心无利反而令正法也成了非法,如同向有毒的容器中注入胜妙汁液一般。"六垢"分六:傲慢。主要宣讲持有傲慢而闻法的过患;无正信。主要讲了若对佛法和上师不具信心的过失及树立之正信。不求法。主要宣说不希求正法之过患以及对治,以及希求正法的胜利。外散。主要宣讲了外散的种种情况,以及对治。内收。主要讲了内收的体相和过患,以及对治。疲厌。分析了疲厌的情况、过患,及对治。、"五不持"分五:"持文不持义"。如果不观察甚深意义,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则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即推敲词句对自心无有利益。"持义不持文"。主要内容:如果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意义,进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这样词句和意义就会互相脱离,因为不依靠词句不可能了知意义。"未领会而持"。倘若没有理解了义、不了义以及具有密意的各种说法而受持,则会误解词句和意义而违背正法。"上下错谬而持"。如果上下错谬而受持,则违反了佛法的规律。即无论闻法、讲法或修法也都会与正法相违。"颠倒而持"。假设意义颠倒而受持,则自相续会因邪分别念滋生蔓延而毁坏,并且此人将成为佛法的败类。所以,应当断除这些过患,做到一切词句与意义上下不错谬,以正确的方式受持。遇到疑难或词句甚多之处时,不应懈怠而不受持,而应精勤受持。遇到意义简单或词句极少之处时,不能认为法义浅显而轻视,应不遗忘而受持。通过学习这些,了知到了闻法的行为所应断除,如何断除,这对以后的闻法有大利益。

(5)【◆题库问题◆】:[填空题] 般若有三种:()、()、方便般若。

【◆参考答案◆】:实相般若;观照般若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佛教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靠神灵启示吗?

【◆参考答案◆】:印度的无著大师将佛教认识事物的方法归结为四种,称四理法:①知法性,即了解事物的性能;②知作用,即了解事物的作用;③知相依,即了解事物的因缘和相互依赖关系;④知规律,即了解事物的逻辑规律。佛教的认识对象分理事二谛,是应用上述“四理法”或者《因明论》中所说的现量直观验证法和比量推理论证法,这种认识方法完全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佛教中并没有所谓神灵启示、心灵感应之类的认识方法。“定中观照”是属于潜意识直觉,并非神灵感应。佛教起信的正道是闻、思、修。“闻”是学习经典理论;“思”是动脑筋,应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辨认;“修”是根据认识的道理,经过反复实践,达到亲证亲验。如此而已,别无它义。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语

【◆参考答案◆】:又名两舌,即搬弄是非,离间他人。

(8)【◆题库问题◆】:[填空题] 诵经前所念诵的四句「开经偈」,其偈文是()、()、()、()。

【◆参考答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9)【◆题库问题◆】:[问答题] 如果一个人给你一亿美金,另一个人教你发菩提心,你觉得谁对你的恩德大?为什么?

【◆参考答案◆】:后者的恩德大。一亿美金暂时可以让我的生活比较舒服、快乐,但用完之后就没有了,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以正知正念摄持,很容易造下恶业,令自己的来世感受痛苦。而真正教我发菩提心,不仅可以逐渐消除相续中的我执,斩断造恶业的根源,而且过去所造的恶业通过菩提心的生起,也可以逐渐得以清净,并趋入解脱道,不再沉溺于生死苦海,两相对比,故后者的恩德大。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行者是应修持()等广大行。

【◆参考答案◆】:六度波罗蜜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