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声闻

  •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种声闻

【◆参考答案◆】:愚法声闻和不愚法声闻。见愚法条。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劫末火

【◆参考答案◆】:按照《俱舍论》中的观点,器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在最后毁灭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劫末火,热度相当于七个太阳加在一起,刹那间能将一禅天以下全部摧毁无余。

(3)【◆题库问题◆】:[单选] 「因果定律」是()
A.只有信仰佛教的人,才会受因果业报,只要不信仰佛教,便不受因果定律所支配
B.「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管何种宗教信仰的人,都受因果定律支配
C.这不过是佛教用来规范人的方法罢了。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心

【◆参考答案◆】:1.指顺流十心,即无明昏暗、外加恶友、善不随从、三业造恶、恶心遍布、恶心相续、覆讳过失、不畏恶道、无惭无愧、拨无因果。2.指逆流十心,即深信因果、生重惭愧、生大怖畏、发露纤悔、断相续心、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守护正法、念十方佛、观罪性空。

(5)【◆题库问题◆】:[问答题] 供养佛陀等殊胜对境时,如果自己发心不清净,会有功德吗?请举一公案说明。

【◆参考答案◆】:也会有。往昔人寿四万岁时,正值拘留孙佛的教法时期,当时有一群盗贼,盗贼首领的鞋子破了,由于晚上看不见,为了补鞋子,他找到一座佛堂,里面供了一尊金灿灿的佛像,但佛前的酥油灯马上要灭了,于是这个首领加一个灯芯,借着灯光把鞋子补好了。因为灯光十分明亮,这位首领看到了佛像的笑容,当即对佛像生起信心,以恭敬心将灯移到佛像面前,并且发愿:"以此功德,愿我生生世世获得智慧,将来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成为天眼第一!"此人即是"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之前世。

(6)【◆题库问题◆】:[单选] 经本应如何放置?()
A.置于高处、净处、正处
B.不与秽物同放在一起
C.放在众书之上
D.以上皆是。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问答题] 禅修为什么需要良好的环境?为此你有何打算?

【◆参考答案◆】:外境对心识的作用非常大,《学集论》云:"若除外境扰,心寂不动摇。"倘若没有外境的干扰,心便会寂然不动,所以我们应首先舍弃俗世的愦闹而使身寂静。假如身体得以寂静,心也会从分别妄念中解脱出来。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中观所说的“假名安立”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所谓"假名安立",就是指"名相性存在",并非"只有空名称"。"名相"主要指思维语言的"名相"——即思维观念。"名相性存在"就是指"观念性存在"。这观念性存在,并不像唯识家那样否定一切外境客观存在,只是说对事物的有无和现象的确定离不开观念。当然这种"观念",并不是指某一个人的个体的观念,而是指人类的观念。如果是个体的观念的话,这个个体的消失,就意味着整个世界的毁灭。但这是违背客观事实的,中观家并不主张纯观念性存在。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念

【◆参考答案◆】:1.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2.阿那律八念经中所说的八念是:一、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二、道从知足,非无厌得:三、道从远杂,非聚会得;四、道从精勤,非懈怠得;五、道从正念,非邪念得;六、道从定意,非乱意得;七、道从智慧,非愚痴得;八、道从戏乐,非戏行得。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七种辩

【◆参考答案◆】:菩萨所特有的七种辩才,即捷疾辩、利辩、不尽辨、不可断辩、随应辩、义辩、一切世间最上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