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了以后应该学有次第,摄分中出第一个四聚是?

  •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皈依了以后应该学有次第,摄分中出第一个四聚是

【◆参考答案◆】: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七识

【◆参考答案◆】:见末那识条。

(3)【◆题库问题◆】:[问答题] 为什么说人身是渡越轮回苦海的船筏?请具体分析它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答案◆】:六道轮回中,人身是最好的,如果有了人身如意宝,暂时可获得善趣的安乐,究竟也能得到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倘若转生为其他众生,不说地狱和饿鬼的众生,即便是变成了天人,由于生活太过舒适,生不起出离心,故也没有这样的福报。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如果我们没有遇到天灾人祸,是否就不必忆念寿命无常了?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无常的,就像截断了水源的水池一样,只有减少,没有增加,同样,我们的生命也是一个月一个月,一天一天,一刹那一刹那地靠近死亡。并且我们活在这个人世间,导致死亡的因缘是非常多的,比如出车祸、四大不调等,而生存的因缘却非常稀少,即使有那么一点生缘,有时候也会变成死缘,因此,我们的生命即使没遇到什么违缘,也不可能活很长时间。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纵然无有诸损害,士夫寿命亦流逝,昼夜刹那皆变化,逐渐靠近死主域,犹如江河汇于海,或似日落于西山。"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请以比喻描述闻法的三种过患。倘若闻法时杂有烦恼或不良动机,将会导致什么后果?最终可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耳不注如覆器之过,譬如向一个碗中倒汤,碗若是扣着,汤会洒在外面,里面不可能沾一点一滴;意不持如漏器之过,好比碗底有洞,即使把汤倒进碗里,也会全部漏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碗中若杂有互药,哪怕是最美味的汤也不敢喝。如果为了赚大钱、为得名声去听法,相续中已杂有毒药了,不是谁享用都很危险。就像塔波仁波切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如理修持会解脱因,但若智慧不够、信心不够,不但不能如理修持,反而依靠正法造恶业,正法就会成为恶趣因。《华严经》亦云:"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同样是水,牛喝了变成乳汁,毒蛇喝了会变成剧毒。因此,听闻佛法要遣除一切不善心,否则,你对上师生邪见、对同行道友生嗔心,以此心态来听法是很可怕的。如果遣除了耳不注、意不持、杂烦恼这三种过患,才能盛装清净的佛法甘露。

(6)【◆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人说“我只皈依显宗,不皈依密宗”,或“我只皈依上师不皈依普通的出家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合理。如果你真正皈依了显宗,密宗已经包括在里面了,因为显密都包括在大乘当中,你在皈依大乘佛法的时候,间接上已经皈依了密宗。所以,皈依显宗与皈依密宗并不矛盾,只不过有些人对皈依的概念根本不懂,认为只皈依显宗而不皈依密宗,只皈依密宗而不皈依显宗,只皈依上师而不皈依三宝,有各种各样的谬论。所以,希望大家擦亮慧眼,真正看清楚皈依的涵义。

(7)【◆题库问题◆】:[单选] 禅宗初祖是()。
A.跋陀
B.达摩
C.慧可
D.慧能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人说:“敌人虽然是修安忍最殊胜的助缘,但他并没有利益我的发心,所以不应将功德回向给他。”请以理驳斥这种说法。

【◆参考答案◆】:敌人确实没有想帮你的念头,然而世间上很多法都没有饶益人的分别念,但我们也会对它极力供奉。如三藏十二部、戒定慧三学、佛塔、佛像、舍利等,这些都是没有心识的法,如果以没有利益你就不应对其供奉为理由,那对这些都不应去顶礼供奉,甚至连佛陀也不能去供奉了。但这是每一个三宝弟子不会承认的。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二无为

【◆参考答案◆】:又名十二真如,或十二空。见十二真如条。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种资粮

【◆参考答案◆】:福德资粮和智德资粮。福德资粮是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亦即六度中之前五度;智德资粮是由修习正观所得的妙智,亦即六度中之最後一度。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