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宝之后有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皈依三宝之后有哪些不可以做的?

【◆参考答案◆】:(1)皈依佛以后不皈余诸天神等。(2)皈依法以后于一切友情要远离杀害、损恼心。(3)皈依僧以后不应于不信及毁谤三宝的人共住。

(2)【◆题库问题◆】:[问答题] 密宗有许多不经苦行即证佛果的甚深方便,归根结底主要依赖于什么?你打算如何观修?

【◆参考答案◆】:密宗有许多不经苦行即证佛果的甚深方便,归根结底只要依赖于转变意乐——观清净心。我们首先要懂得转变意乐,明白现在的所见所闻,全是清静刹土的游舞或显现,只是自己以无名烦恼不能照见,就像胆病患者把白色的海螺看成是黄色的一样。如果依靠善知识的教言,于一切威仪中观清净心,那密宗的见解自然而然会生起来。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有人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密法论典,禅宗和净土宗的人没必要学,这话对吗?

【◆参考答案◆】:信徒有民族、种族、语言文字的不同,三藏的教义并没有什么印度、西藏、内地的差别。太虚大师在《宗喀巴大师偈赞》中写道:"此土禅净,今亦沦荒,扶戒研理,救之不遑,唯师与我,志趣相当,千年万里,不隔毫芒。"只有太虚大师这样精通佛理的人,才能清楚认识宗喀巴大师其人及其著作的价值。很多的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所致。我们追求的是遍知,是一切种智。只知道一个宗派的一个教典是不行的,我们应全面掌握三藏经论各教派的教义,即使不修,起码作为一种知识来了解,也可免去谤法之罪。在佛教里,谤法是最严重的罪孽。

(4)【◆题库问题◆】:[问答题] 别人买福利彩票中奖了,见此情景你应该怎么想?

【◆参考答案◆】:应该发自内心随喜他的福报,希望他以后能中更大的奖,获得更多的财富,不仅得到人天安乐,更希望他获得究竟的佛果。而不能看到他中奖了,就想"我什么时候能中奖啊?我要是能中奖该多好啊!"进而产生嫉妒心。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功德水想

【◆参考答案◆】: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十六观之一,即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八功德水之相的行法。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方刹

【◆参考答案◆】:十方刹土,亦即十方国土的意思。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不放弃五欲能不能学佛?

【◆参考答案◆】:对色、声、香、味、触的爱欲,在佛经中称五欲。贪恋五欲是众生堕落受苦的根源,因此,节制五欲是心性净化成佛的主要手段。但佛教是一种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的灵活方便法门。对于小机人适应戒欲离欲的方法,对大机人并不适应戒欲的消极方法,而适应更积极的以欲制欲的方便法门。毒药对不同的人的作用并不相同,有的人吃了毒药就会丧命,有的人吃了毒药也不会中毒,甚至有的人吃了毒药会变得更加强壮。学佛也有这样三种根器的人:第一种人无抗毒能力,只能远离毒害;第二种人不怕毒害,没有必要采取防毒措施,可以顺其自然;第三种人可以以毒攻毒,化毒为自身的高能营养。这三种人依次是学显宗小乘,学菩萨乘,学无上密的根器。大根器的人犹如食毒的孔雀。在法护大师的《剑轮修心法》中有偈云:孔雀在毒草中昂首阔步,不顾盼周围的香花奇草,孔雀不喜欢香草美味,它们却因吃毒草而体壮羽美。……欲乐犹如毒草叶,唯有如孔雀的勇士方能依其茁壮,若是如乌鸦的弱者去尝试,势必因贪得无厌而丧命。这里说得很清楚,若无孔雀似的化毒为营养的能力,绝不能贪恋五欲之毒草。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认为:“我现在身体健康、丰衣足食,生活顺缘圆满具足,所以放逸一点无所谓,以后再精进也不迟,反正自己无病无灾,时间还长着呢!”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对。这种想法只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而已。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就像过山的瀑布水一样,一刹那也不会停留,从我们出生时起,即使没有遇到违缘,它也在日缩月减,不停地向死亡奔去。不仅如此,我们的身体也是暂时的借用品,是死主暂时借给我们的宅舍,主人什么时候要收回去,谁都无法决定。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房客,死主随时都有可能通知自己从身体这个房间里搬走。所以即使自己无病无灾,也不能认为自己不会马上就死,而应当抓紧时间精进修行。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若有人持刀棍等凶器加害我们,让我们感受身心的痛苦,此时是否应该对敌人生嗔?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应该。作者说:"你不应对敌人生嗔,应该对棍棒生嗔。因为打你的不是敌人,而是棍棒。"有些人可能会反驳:"不对,棍棒无法自己跑来打我,是敌人操纵它来伤害我的。所以害我的根源是敌人,我理应嗔恨他。"对此,作者回答道:"其实敌人也是身不由己,在烦恼的控制下,他毫无自主的力量。如果棍棒是敌人的工具,那敌人就是嗔恨烦恼的工具,要找主犯的话,烦恼才是罪魁祸首。"或者说,你真要生嗔的话,为何不嗔恨所有的因缘?打你的是棍棒,棍棒的来源是敌人,敌人的来源是嗔恨心,嗔恨心的来源是无始以来的业……。打你的因缘有那么多,对前面的你不生嗔,对后面的也不生嗔,仅仅挑出中间的敌人来嗔恨,这样也太不合理了!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普贤菩萨代表()

【◆参考答案◆】:大行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