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五时佛法

  • A+
所属分类:财务与会计题库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代五时佛法

【◆参考答案◆】:天台智者大师把释迦佛一生所说的佛法分为五个时期,叫做五时佛法,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

(2)【◆题库问题◆】:[问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护持自己的心?请从未护心的过患、护心的功德两方面加以阐述。

【◆参考答案◆】:1)未护心的过患:如果放纵自心去造作种种恶业,则一切善法功德都将失去,自己死后必定堕入无间地狱受苦。即使是尚未驯服的大狂象,为害程度也不至于那样严重。2)护心的功德:若以正知正念护持自心,则世间中所有的恐怖,如三恶趣的痛苦、地水火风的灾难都将烟消云散,暂时的增上生和究竟的决定胜等一切善妙功德会自然呈现、纷至沓来。

(3)【◆题库问题◆】:[问答题] 如果布施只是从心上安立,是否就不需要布施财物身体了?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是。如果你心上能舍,那身体和财物也会舍得的。《释迦牟尼佛广传》中处处都讲到,世尊在行持布施波罗蜜多时,舍弃身体及妻子儿女的现象比比皆是。并且布施是四摄法之一,也是将来成就佛陀色身之因,所以自己有能力时,应精勤布施,积累福德资粮。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力忍

【◆参考答案◆】:一个人在受辱的时候,纵然已起□心但如能即时觉悟□火之害,以功力克制,竭力忍耐,使不发作此种功夫稍有勉强,故名力忍。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九品行业

【◆参考答案◆】:往生极乐净土的九种修行。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力明

【◆参考答案◆】:佛的十力与十明。

(7)【◆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些人认为自己修行境界很高,成天跟别人讲自己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还能知道别人的心思,这些就真的了不起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并不是这样。如果能看到远方的东西就了不起,那《释量论》中告诉你"当来依鹰鹫"。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应该依止鹰鹫,它几十由旬以外的尸体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听到远处的声音就非常好,那你应该依止野猪,因为它可以洞察到远方的动静。如果了知别人的心就很伟大,那你应该依止魔女,印度以前有个空行魔女,任何人的起心动念她都了如指掌。所以知道一切并不重要,释迦牟尼佛成立为量士夫,也不是因为他知道世间上有多少只昆虫、多少片树叶,而是他能为众生宣讲四谛法门,这就是佛陀的不共功德。因此,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尽量调伏自己的心。

(8)【◆题库问题◆】:[问答题] 什么叫舍无量心、悲无量心?应该如何观修?

【◆参考答案◆】:所谓的舍无量心,是指断除对怨敌的嗔恨、对亲友的贪爱而对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的平等心。正式观修的时候,应该将亲人观在左侧,怨敌观在右侧。以普通人的习惯,如果敌人坐在这一边,母亲坐在那一边,他会面朝母亲而背向敌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对敌人有意见,对母亲有贪执。但在修菩提心时,一定要将这二者同等对待。因为众生无始以来都当过自己的父母,这一点有丰富的教证和理证,噶当派的阿底峡尊者,在讲七种教言的前三种——知母、念恩、报恩时,对此分析得相当透彻。悲无量心。悲无量心是愿三界轮回的所有众生,全部都离开痛苦。修悲无量心时,不用观旁边的怨敌和父母,只需以母亲为所缘境,唯一对她观修,然后慢慢推至没有关系的众生、自己的怨敌,范围扩大到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最后对一切众生普遍观修。这样,悲心自然可以生得起来。

(9)【◆题库问题◆】:[问答题] 让暴君生嗔和伤害众生,二者有什么差别?请从利、害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害:残暴的君王无论怎么生气,也不能把人打入地狱受苦;但是,如果嗔怒有情,却会带来地狱的苦害。2)利:使一个有权势的国王最高兴,也不能赐给我成佛的安乐;但是取悦众生,最后一定可以圆满无上正觉。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七转识

【◆参考答案◆】: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他六识,那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所以七识称为七转识。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